相信今天一早很多人起来看到的第一条新闻就是川普与泽连斯基公开吵架的新闻,相信我,我在深夜直播时听到那段对话时也是跟所有人一样感觉不可置信。
美国的新闻媒体报导几乎立刻变成了党派对立的两个平行时空。
民主党人与各种左派媒体几乎异口同声地指责川普无缘无故羞辱泽连斯基,让美国尽失大国颜面。
而另一边的共和党人们,特别是MAGA派的共和党人们则开始欢呼这是“America First”的胜利,并且严厉指责泽连斯基不光完全缺乏感恩之心,还不给川普面子,让他们的橘色耶稣在世界舞台上失态。
真相大概就落在这两个极端的中间。
美国现在所构想的2025版本俄乌停火方案,说得好听一点是减少不必要的杀戮,降低平民伤亡,让俄乌双方都有一个台阶下,说得不好听一点,就是亡羊补牢,为时已晚。
真正的第一阶段停火协议在乌克兰2023年春季反攻失败之后就应该达成了。
这样,乌克兰空军有足够的时间训练新的F-16战机飞行员,同时乌克兰也能强化他们在乌东以及乌南地区的防御工事,埋下足够的地雷,准备更多的自杀式无人机,最重要的一点,是让前线一直高强度战斗的部队有足够时间重整与休息,为未来夺回剩余的被占领国土做准备。
然而拜登政府以及民主党人们却有了一个天才的构想:他们希望通过提供乌克兰有限的弹药与武器,足够他们继续战斗,但不足以让他们达成任何显著的前线胜利,以达成给给俄国放血的目的,这与伊朗在中东对付以色列和美国影响力的战术一样,归根到底都是代理人战争。
欧洲的盟国与乌克兰政府显然并不是傻子,他们都很清楚拜登心里是打的什么盘算,但欧洲的国防工业基本处于半放生的状态,他们就算想提供乌克兰一股作气彻底打败俄国侵略者的弹药与武器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因此借助山姆大叔的冷战库存便几乎是他们唯一的选择。
2023年反攻失败后没有停火的后果在2024年初开始就逐步体现了出来,从火炮弹药的短少到部队士气的低落,绞肉机式的作战环境让两边的伤亡都在直线上升,整个乌东前线都有崩溃的可能。
以下的这一部分是我个人的猜测,并不一定符合实际情况,因此仅供参考。
乌克兰在俄国库斯科地区的反攻行动是为了将绞肉机式的阵地战带至距离他们补给线更近的地方,与其都是给俄国放血,不如选一个更有利的位置,这样就能够减低乌东前线的兵员与物资消耗率。
俄国显然是看穿了乌克兰的想法,因此比起使用动员兵去夺回库斯科,他们喊来了三胖,用核武器和弹道飞弹技术换取北韩的“特种部队”支援,用跟乌东前线一样的人海送死战术去消耗乌克兰的弹药和人力。
这就是世界上第二强的军队(笑)。
最后的结局就是从2023年中到2024年底两边打了整整一年半的消耗战,俄国的精锐部队消耗殆尽,乌克兰从2014年以来训练的有战斗经验的老兵们也都死的死,伤的伤,逃的逃。
到2025年初,拜登卸任之前,除非北约盟国参战取得制空权,整个战局几乎已经不可能再有什么突破性的进展,战争双方的下沉成本也都已经远远超出了原本的预期,因此哪怕是短时间停火谈判也变成了几乎不可能的任务。
对于双方而言,这个已经不是简单的领土战争,这已经演变为了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的灭绝性战争,即,杀红眼了。
更重要的是,许多宝贵的刺针,AIM-120,AIM-9和爱国者防空弹药都被消耗在了低价值的自杀无人机上,这些防空和海马斯系统所用的制导弹药本来都是应该交付给台湾的军队准备未来的战争所用,美国积欠台湾200多亿美金的军购装备,其中很大一部分都是拜俄乌战场的巨大消耗所赐。
美国在几天前提出的矿产协议方案,内容比起初版少了很多硬性的限制,增加了更多空泛并且没有约束力的条款,其目的其实更像是允许川普政府对他们的MAGA选民们宣称暂时性的精神胜利,同时并没有改变任何拜登时代的现状。
根据川普团队中的幕僚和川普本人的过往发言,他们的目的应该是通过在乌克兰设立美资的稀土和金属矿产开采企业,一方面尽快开始乌克兰掌控地区的基础设施重建,另外一方面是为美国未来的有限军事介入提供充分的借口(保护美国在乌克兰的利益)。
这样的安排对于处于两难境地的乌克兰来说算是最好的坏选择,并且川普那边的人士在川普就职前也非常明确地表态如果俄国恶意破坏停战的进程,或者是拒绝加入美国主导的谈判,那么川普政府就会提供乌克兰所需要的全部平台,武器和弹药以彻底击败俄国。
但是这样的协议显然就是让很多欧洲盟国处于非常不利的地位,一个是他们会彻底失去对于战后秩序重建的主导权,另外就是这样的协议创建了一个非常糟糕的先例,即我援助你的物资和资金,以后我都会找别的渠道要回来。
这次在华盛顿特区的重大外交事故,有一部分原因是川普内阁大多对泽连斯基的固执非常恼怒,这一点在国务卿Marco Rubio接受Catherine Herridge的采访中即可看出,其次是部分欧洲国家怂恿泽连斯基对川普采取更强硬的态度,以作为对其威胁对欧洲发动关税战的报复,这也大概也是为何副总统范斯在对谈中突然发难。
说实话,美国总统副总统一起公开对骂他国领袖在西方外交史上应该是前所未有的,拜登政府对于泽连斯基也是私下抱怨连连,然而在镜头面前还是尽可能地粉饰太平。就连资深的MAGA派人士也都在Fox News上劝说川普好好睡一觉,冷静下来继续谈判,签下矿产协议。
争吵后欧洲各国外交官,包括英国和北约的高层都是一致要求泽连斯基修复和川普的关系以继续和平谈判,也可以看出欧洲人其实非常清楚战争双方的人力与经济都是已经接近极限的状态,如果再让消耗战持续的话可能产生不可预期的后果。
想象一下很多左派人士心心念念的“通过乌克兰一役彻底让俄国的经济衰弱到无法挽救的地步”这个场景,很多人可能并没有意识到这对世界和平来说并不是一件好事。
在最坏的情况下,俄国陷入乌克兰战场的泥潭直至其经济与官僚体系逐渐开始崩坏,俄罗斯联邦二次解体,类似苏联末期入侵阿富汗演变成与塔利班的游击消耗战,最后导致苏联经济急剧恶化进而加速了其崩溃的进程。
90年代苏联解体时,西方的介入确保俄国与其卫星国中没有发生严重的内乱与社会秩序崩溃,其战略核武器的库存也都基本完好,这样的情况还有可能再发生一次吗?
其次,假设最坏的情况没有发生,但俄国的经济实力还是倒退回了90年代初期苏联刚解体后的状态,欧洲和美国有何准备能够确保俄国不会变成中国在海外最大的傀儡国?在这样的场景下,中国通过内部控制俄国以确保其粮食与能源安全,这样的结果对于东亚地区的和平和稳定是好事还是坏事?
冷战时期苏联所有入侵欧洲的计划中,使用战术核武器突防一直都是必备条件,这点也反应在了苏联的武器系统设计上。乌克兰战场中俄军的表现已经一再证明其在不使用战术核武器的情况下只是一只依赖冷战库存装备与弹药的纸老虎。
而如今俄国冷战的装备库存已经消耗大半,其前线火炮支援所需的弹药甚至需要向伊朗和北韩求援,更不要提其几乎全灭的特种部队与精锐战力,在停战后俄国能够通过常规战争对欧洲特别是东欧形成多大的威胁都是存疑的,更不要提如果俄国真的想走上核威慑的不归路的话,英法两国有能力让俄国的欧洲部分彻底玻璃化。
乌克兰人打的这一场卫国战争,虽然经济与人力惨重,乌东与克里米亚也大概率变为非军事区永远无法拿回,但乌克兰士兵的血与泪,乌克兰平民的牺牲与奉献并没有白白付出。
乌克兰民族将就此诞生。
如果说在2014年前还能讨论乌克兰到底应不应该从前苏联中独立出来,现在这个答案已经非常明确:乌克兰人已经证明了他们的存在,乌克兰也终将从战后的废墟中重获新生。
至于俄国,在20年或是30年后,他们或许有机会成为世界上最冷的第三世界国家。